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江苏中关村产业园于2017年合作创立,位于江苏常州(溧阳)。研究院荟萃国内外高水平研发人员,攻克限制行业发展的共性难题,加速新型储能技术研究,力图发展成为布局全面,集资质认证、测试诊断、技术开发、科技成果孵化、综合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国际著名综合研发机构,以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推动储能技术发展,实现社会责任。

研究院设资质检测中心、失效分析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信息和专利中心,战略上相互支持支撑。业务范围涵盖为政府等单位提供咨询等公共服务;进行关键技术开发、失效分析、产品分析、测试认证,解决行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和测试分析需求等技术服务;转让有应用价值的知识产权;聚焦专业技术研究方向,吸引国内外优秀行业人员入驻研究院创新创业;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中高级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技术交流;同时瞄准区域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部署,积极承接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工程,与国内外领先的储能企业形成高效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产业优势
园区及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周边2小时车程范围内拥有CATL、中航锂电、迈科、LG化学、南京国轩、苏州星恒、苏州力神、湖州超威集团、天能电池等大批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园区累计引进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项目30余个,项目总投资达700亿元,产品涵盖了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池芯、电池包、结构件、锂电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水平领先、富有特色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开始形成。

产业规划
江苏中关村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是以动力电池产业研发、制造、应用企业为主体,企业间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是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充分涌动的开放共享空间,是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载体。
- 建成国际级的动力电池研究院
- 举办国际级的动力电池高峰论坛
- 打造国际级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园区正在加快引进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制造为龙头,以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装备制造、检测、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为配套的企业。预计到2020年,引进培育产业链企业40家以上,园区动力电池产能超过60GW ,超过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三分之一。新能源产业链工业总产值可达1000亿元,新增产业从业人员2.5万人左右。
机构
资质检测中心:通过与有资质的企业共建分中心的形式建设,为周边相关企业提供材料、电池的资质评估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国标检测等。
失效分析中心:通过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电池应用的多尺度高分辨的专业化分析测试仪器,建立标准化、个性化分析流程,进行电池及相关材料的高水平失效分析,提升企业产品的品质管控能力,提升产品性能。
分析检测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电池和材料的常规物理、化学性质测试的专业化分析测试仪器平台,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通用型高水平电池分析测试服务。
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将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前瞻技术在本中心进行小试开发,研究前瞻技术在中试和产业化之前需要突破的工艺和工程放大装备,成为促进研究院及国内外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实现创新创业的开放性研发平台。
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基于研究院平台所提供的先进研究、分析、测试设备,吸引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国内外高校、专业研究机构、研发团队前来独立或合作开发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前瞻性电池技术、关键材料技术、分析与测试技术,并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人工智能、大数据、材料基因组等方法,培育原创电池技术。
信息与专利中心:通过人工智能、专业的信息、大数据分析方法,收集国内外前沿电池技术研发和专利信息,为电池技术发展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协助申请发明专利,提供专利及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的服务。
战略目标
通过长期建设,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力图发展成为能够提供世界公认的储能技术标准化测试和高水平失效诊断分析,能够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移,能够满足储能研究链与产业链中对先进测试、原创技术迫切需求,布局全面、荟萃一流研发人员的研发中心,并最终将其建设为集资质认证、测试诊断、技术开发、成果孵化、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际著名综合研发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