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实施“四个强化”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建邺科技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12日在南京表示:在新形势下,中国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将持续推进“创新驱动、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四个强化,推进中国制造“智慧升级”。

当天,由中国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辛国斌在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当今世界,全球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蓬勃兴起。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不断突破新技术,催生新业态,涌现新思维。如何“让制造更聪明”成为各国面临的问题。

辛国斌表示,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推进体系初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上下联动,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二是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通过智能制造工程,持续加大了创新力度,填补了一批技术空白,初步建立起智能制造标准以及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
“近年来,通过国家层面实施的305个试点示范项目,共覆盖了92个行业,试点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30%,最高达到3倍以上。同时,形成了一批新模式推广到相关行业,规模效率日益显现。”辛国斌称。

辛国斌提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制造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制造业转型的生态体系还有待健全等问题,中国将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分类分层指导,持续推进“四个强化”。
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中国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着力解决装备化、信息化建设的短板问题,推动智能制造持续健康发展。
在“强化体系建设”方面,工信部将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能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强化人才培养”,相关部门将围绕产业研究,共建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培育一批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化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面向智能制造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强化国际合作”,中国将依托双边、多边环境,增强智能制造技术的交流合作,探索共建技术研究院、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进程。
